混凝土植入芯片实际应用的是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推广,通过在混凝土试块中植入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芯片,写入相应的混凝土信息数据,通过相应的采集数据模块、处理数据模块、传送数据模块、显示数据模块,实现远程对混凝土数据的监控,杜绝数据作假。 对于芯片植入过程,焦伟举例说,当每车混凝土送到工地后,监理、施工、混凝土生产单位共同见证混凝土试件的取样,现场通过模具制作试块样品,监理单位通过系统制作带有小爪,具有惟一身份识别码的芯片按压到混凝土试块上,混凝土出凝成型后,芯片便长在试块身上,拿不下来,成型后的试块将送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验混凝土试块强度等指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芯片是混凝土试块的身份证,同一批次混凝土的所有信息都将植入到芯片里。 芯片技术有多牛? 植入芯片根治送假试件“调包行为” 一些不良施工者为了节省成本,在混凝土水泥配比上“打主意”,多加便宜的沙、石,少加价格相对较贵的水泥,这样建出来的房子患上先天“缺钙症”。 针对减少水泥等关键物料的用量,偷工减量等问题,一位专业人士表示,混凝土植入FRID芯片这一科技手段,可以让混凝土的质量一目了然,追踪混凝土质量,杜绝“楼松松”现象发生。 业内人士揭秘,芯片植入混凝土后,检测单位在收件时必须读取芯片,确认试件身份,防止在现场养护和送检过程的调包行为;检测单位在对试件进行压力试验的时候,需再次读取芯片,确保受检试件的真实性。 另据透露,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在混凝土生产线的控制计算机上加装数字监控装置,实现数据采集、无线通信和在线监控三项主要功能。 在混凝土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该装置在混凝土生产线上实时采集每槽、每车的真实生产配合比,并通过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通道传递给系统。该装置定时上报装置工作状况,一旦装置被非正常关闭,系统将予以记载并报警,从而确保采集工作的正常开展。 广州东远智能科技提供整套产品技术支持